首页> 教师教育> 正文

小学数学-张亚芳-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岗小学

国培助力成长 专家引领前行

作者:张亚芳,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岗小学, 中小学二级教师。

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在修行成长的路上,离不开自我学习,自我反思,也离不开同伴互助,专家引领,很幸运在20229月份收到了可以参加国培培训项目的消息,倍感开心,这算是入职教师以来第一次近距离与专家交流,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,不自觉对培训的日子有了憧憬和期盼。

因为特殊情况,此次改为线上培训,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,虽有些失落,但深知培训机会的不易,调整心情,重新上路,接受生活中的意外,接受每一次的改变,成长从现在开始。生活还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,总是喜欢恶作剧,刚参加完开班仪式,第二天开启正式的培训学习,我就倒下了,成了一只“沸羊羊”,身体不适,引发了内心的“声音”在听课与逃课之间挣扎斗争,当了解到部分专家也是带病分享,很是感动,想想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,珍惜这份“特殊”的缘分。互联网联动了一群人的交集,思想的交流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阻隔,于是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研讨中,开启思维碰撞,新旧观念碰撞更新之旅。

每位专家分享的视角不同,这次学习内容丰富,实用性强,他们分享着自己的成长经历,如何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、名师、专家。一路走来,没有捷径,只有一步一个脚印,多读书、多反思、多实践、不为自己设限,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,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教育不会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,同样教师的成长也不是一日之功,教师要静下心来,做好当下的事情,放平心态,静待花开。

在学习交流中有几位专家对我影响很大,董文华老师分享的数学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11个表现,简单易懂,尤其是对数感和量感的理解,让我豁然开朗,数感(算账“一口清”)、量感(称糖“一抓准”),精准的概括,正确区分两个概念;讲到符号意识时,说到让学生亲近符号、理解符号,在用多种表征方式中凸显符号表达的优势,渗透符号意识;运算能力要重视估算策略的培养,加强基本口算,“理”“法”相通,在算理推导中,用直观的图解释抽象的理,用几何直观理清算理,建立数与形的关系,相互渗透,相互补充。更要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,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。新课标的培训,也参加一些,有时专家站位太高,可能理解起来稍微有点抽象,董老师能够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解读,接受起来更容易,印象深刻。小学生的思维很多时候需要直观模型支撑,在我的教学中,开始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,画数学、说数学、让学生的思维可见,开始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,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,不再是简单的告知,运用,例如:学习圆的面积,引导学生画圆、剪圆、拼圆等活动,推导圆的面积公式,观察圆拼成长方形后,长方形的长和宽和圆的关系,学生明白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后,启发学生探索新的推导方法,除了可以转化为长方形,还能转化为其他图形吗,请同学想一想、做一做、说一说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,整节课结束时,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圆的面积推导方法,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
李想老师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老师,李老师的分享让我对数学教师有了不同的认识,首先他的教学经历让我羡慕,李老师是个有才华的人,才华是闪闪发光的,是能提升人格魅力的,是会吸引学生的,恰恰李老师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师生关系的老师,在他眼里,每个学生都是值得被尊重、被看见的,爱缩短了师生距离,拉进了师生感情,李老师善于自我反思,自我提升,设计好玩有趣的数学课吸引学生走进课堂,走进数学。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奖励学生的经历,有的是学习用品。有的是糖果,形式丰富多样,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老师们各显神通,李老师用书法作品和摄影作品奖励学生,可以很好的对学生正向引导,这样的奖励对学生的影响深远,从李老师身上我感受到真正要赢得学生的尊重,首先要备好课,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趣、好玩、还能学习到数学文化,感受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的进步和变化。其次,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,修身养性,做一个善于夸奖的老师,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,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表扬。最后,做一个愿意蹲下来看风景的老师,成年人习惯于用自己视角解读别人,殊不知,高度不同,见闻不一,有时候蹲下来和学生齐平,你会看到和学生一样的风景,这样的感受会让你发现,孩子和大人视角不同,也许就能更好的理解学生行为,更好的引导学生,帮助他们解决问题。

曾听过一句有趣又有哲理的话: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?以前就是简单的运用,没有深刻认知,直到前几天,我和儿子的一次对话,让我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哲理。一天晚上,我和儿子站在洗漱台镜子前刷牙,儿子正好站在我的前面,我从镜子里看到儿子脸部的全貌,对他说:你真的长高了,可以在镜子里看到整张脸了,真替你开心。儿子的回答让我很诧异,他说:“妈妈,我还看不到整张脸,只能看到鼻子以上的部分”,开始我以为他在骗人,于是下意识地蹲下来保持和儿子一样的高度,结果发现真的只能看到鼻子以上的部分,这个无意举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,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不理解,不是孩子的错,是我们总用自己惯有的认知去看孩子,没有站在孩子角度去观察,去看世界万物,这件事令我感触很深,也让我学会了换位,学会了包容。

闫德明教授的分享,让我们对待学术研究有了严谨的科学态度,我们习惯于遇见问题百度,应该很少去查阅知网,闫教授教给我们要严谨、要看权威书籍和权威文献,端正学术态度,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是要目标明确,并朝着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,比如,现在很多达标课、优质课都需要才艺,很多老师苦于没有才艺而放弃,闫教授指出,可以一年坚持学习一幅画、一个舞蹈、一首歌等,每天坚持练习,总能做好,是啊,我们总是习惯于抱怨,习惯于为自己的不足找借口,殊不知明白自己的不足很可贵,更可贵的是默默的弥补,找办法提高。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不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吗?正好,新学期开始,数学达标课就会进行,粉笔字、画图是必考内容,在第一次数学组教研时,我就在组内安排好任务,监督老师们练习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相信今年我们数学老师会有不错的成绩。

万物生长需要雨水灌溉,教师成长需要专家引领,人生而平凡又创造不凡,教师教书育人,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茁壮成长保驾护航,对教育者来说,压力不是逃避的理由,是促使我们优秀的动力,我将13天的所学所想所悟运用在教学中,成为更好的自己,成就更多的学生。





版权所有:河南省继续教育学会

地址:郑州市博学路277号正商学府广场A座四层 邮政编码:45000

豫ICP备19020798号-3  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669号

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